裝配式建筑市場啟動
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。有利于節約資源、減少施工污染、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。預計未來4年裝配式市場空間高達1.3萬億元。對于房企、建筑企業、裝飾企業以及建筑材料企業而言,在這場萬億紅利大戰中將扮演什么角色?
目前,我國裝配式建筑尚處起步階段,占新建建筑面積僅5%左右。仍需政府、行業內龍頭企業、專業學術機構牽頭,共同推進建筑裝配式規;、專業化、可持續化發展。
“未來10年,中國裝配式建筑的市場規模將累計達到2.5萬億元,市場發展空間十分巨大。”在今年4月份舉行的“建筑產業現代化研討會”上,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龐元表示。
裝配式建筑的東風始于去年9月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《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》提出,“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,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%。”
隨后,各地紛紛響應這一政策,上海、深圳、武漢等多個城市均提出在裝配式建筑方面的發展步伐與目標。多方勢力也爭先恐后地進入這一市場,如萬科、碧桂園等開發商;中民筑友、遠大住工等建筑機構。
政策的東風
在國際上,裝配式建筑被視為建造業的重大變革,早已被發達國家廣泛采用。中國的裝配式建筑起步較晚,在去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意見后,多省市才根據自身情況出臺相應細則。上海的政策目標顯示: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市裝配式建筑的單體預制率達到40%以上或裝配率達到60%以上;外環線以內采用裝配式建筑的新建商品住宅、公租房和廉租房項目100%采用全裝修。為了保障這一目標的達成,上海市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一定的補貼。其中規定,居住建筑裝配式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,公共建筑裝配式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,裝配式建筑單體預制率應不低于45%或裝配率不低于65%,每平方米補貼100元。
北京也有類似政策,對于未在實施范圍內的非政府投資項目,凡自愿采用裝配式建筑并符合實施標準的,給予實施項目不超過3%的面積獎勵;對于實施范圍內的預制率達到50%以上、裝配率達到70%以上的非政府投資項目,也有一定的財政獎勵。
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公布了第一批30個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195個產業基地名單,其中,30個示范城市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沈陽、南京、杭州、合肥、鄭州、成都等熱點城市。
客族裝配式建筑有限公司主要專注廣州集裝箱房屋定做、集裝箱設計以及銷售維護為一體的廣州集裝箱房屋廠家,如需詳情了解歡迎來電咨詢:3825005933或訪問廣州市客族集裝箱有限公司官方網站:http://tfjgc.com